• 蓄电池会议
当前位置:洲际传媒 > 洲际资讯 > 详细资讯
详细资讯

【洲际传媒专访胡国祥专家】干了半世纪的铸造,胡国祥老师坦言:自己不过而立之年

2020/7/16 15:28:06 阅读次数:92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如今这个利益至上的年代,能听到胡国祥老师说出这样的话,洲际主编的心中仿佛有一团火苗在燃烧,温暖而有力量。

与主编印象中,古板严肃的老专家形象不大相同。

胡国祥老师穿着休闲,让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在铸造领域里纵横近五十年的专家级人物,爽朗的笑声,偶尔蹦出口几句英文单词——1954年出生的他绝对紧紧跟着时代的浪花90后的眼中,胡国祥老师很“潮”。

岁月在胡国祥老师的脸上留下痕迹,但与时俱进的思想却让他看起来不过而立之年。

“时代在进步,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也要跟得上嘛。”胡国祥老师笑着说道。

 

这个湖南人,很“麻辣”

胡国祥老师是湖南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从湖南这块宝地走出来的,少年时代的胡国祥,深受其教育影响。那股敢闯敢拼的劲儿,确实很“麻辣”。

二十岁的胡国祥,是偏远村镇里的普通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到一个铸造大厂去学习。新事物带来的新鲜感很快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个从未接触过的行业让他欲罢不能,整天都沉浸在吸收知识的快乐里。

“不学不知道,铸造这个行业其实很复杂很庞大,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掌握的。”回忆起当时自己学习遇到的难处,胡国祥老师大手一挥,“但是我喜欢,我好学,虽然很苦很累,也没有现在这样的条件嘛,但我也依然坚持。”刚满20的胡国祥老师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哪怕铸造是一个让他感到“无知”的世界,他仍然头也不回,奋勇向前。

后来,进入到那个灰色的七十年代,每天都要劳动、贡献、考核。“年轻人嘛那时候,该有的觉悟还是要有的,时间就是挤海绵嘛,挤一挤就好了。”在胡国祥老师的眼里,那段晦涩的时光让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仿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不值一提。这份泰然自若和主编脑海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诸葛大家重合,手持一把羽扇,轻轻挥动,所有曾遇到的辛酸与苦难如同天边的云,于无声间缓缓消散。

当谈及后来的发展时,胡国祥老师颇有感慨的说道:“那个时候我虽然年轻,但是我们那个厂子的老领导很惜才,见我聪明伶俐,又带着我去另外一个车间继续学新的东西。”言语间的自豪与自信是胡国祥老师从业多年的资本积累。

而他,确实也有这个资格。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32岁那年,胡国祥老师进入湖南某国企汽车配件制造厂的技术学校,负责教务工作兼铸造任课老师。在他手下成才的中级技工,至少500人。用一句“桃李满天下”并不为过,现在胡国祥老师的学生仍旧活跃在各大铸造厂的一线现场,担任厂内中高层领导职位。就这样,学生越来越多,胡国祥老师技术精湛、专业过硬的好名声越传越远,很多大厂慕名来请教胡国祥老师,希望他能进厂指导。

 “铸造很精深的,真的是越干越怕,这是一份细活儿,无论你有多少年的经验,无论设备多大多好,问题总会层出不穷。”回忆起那段时光,胡国祥老师突然坐直了身子,情绪稍有激动。他喜欢把自己比喻成金庸武侠小说里的“老顽童周伯通”,表面看起来云淡风轻,其实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几次进厂解决铸造问题的事件,当属2011年的北方工业集团还有2017年的山东重汽某配套生产厂家。

“我记得,那是2011年的2月20号,正月初八……”胡国祥老师眯起眼睛,声音也低沉了起来。

时光回转。

2011年的正月初八,正是刚刚过完年没几天的日子。正在和家里人看电视节目的胡国祥老师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原来,北方工业集团的一批产品突然出现缺陷,严重影响最后的安全质检环节,向胡国祥老师紧急求援。

鹅毛般的大雪纷飞于天地之间,不顾家人的阻拦,胡国祥老师冒着生命危险,毅然踏上了去江苏盐城的路。毫不夸张的说,那天的雪最深的地方能达到500毫米,长途大巴一路颠簸,好几次拐弯的时候打滑,差点儿翻车。所幸,在第二天半夜,胡国祥老师安全抵达北方工业集团的车间。

北方工业的老领导已经枯坐整整两天,就为等待胡国祥老师的到来。看到胡国祥老师匆匆而来,顾不上寒暄,老领导拍了拍他身上的雪花,只三个字——辛苦了。深知自己任务艰巨的胡国祥老师,不惧满身的疲惫,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又是一天一夜,问题在胡国祥老师的操作下终于解决,替厂子免去了上千万的损失,老领导满面愁容变成了喜笑颜开。后续的庆功宴上,老领导喝了点儿酒,红扑扑的脸蛋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容:“多谢你啊胡工,要不是你,我们这批就要废了,这损失谁都承担不起啊。”

只有厚积薄发,才会一鸣惊人。至此,胡国祥老师,一战成名。

 

迎难而上,不惧风雨

时间来到2017年。

又是一个寒冬,201712月,胡国祥老师受邀来到国家大企业——山东济南重汽某铸造车间,解决铸件渣孔、裂纹的问题。刚到厂子,“麻辣”的胡国祥老师查看一番后当即立下军令状。他表示,铸件的问题,四天内,必解决。

很多不熟悉胡国祥老师的人,嗤之以鼻,觉得他好大喜功,夸下海口,解决不了就打脸。毕竟,这个问题一连请了20多个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短则7天长则好几个月,没有一个人能够解决。就凭他,能行吗?

胡国祥老师不理会外界那些质疑的声音,他始终认为,用实力说话才是真本事。最开始,他走访生产线,从一线工人到高层,了解缺陷产生的基本情况。把所有资料汇总过后,胡国祥老师开始了“攻克难题之旅”。连续4天,96个小时连轴转,中间他也只是休息了2个小时而已。上网查资料、实际操作排查、翻阅铸造书籍……头三天的时候,始终没有头绪,胡国祥老师甚至开始困惑,以为是自己学艺不精。但湖南人那份敢拼赶闯不服输的劲儿,让他无论再累再难,仍旧没放弃。

终于,在第四天晚上的23点,突然的茅塞顿开让他一下子灵感如泉涌,胡国祥老师细心比对炉水的成分,找到了症结所在,困扰公司半年多的问题就这样被他解决了。因为担忧公司现状的领导近半年不敢馋酒,放下心中的大石头后和他畅饮大半天。“遇到问题不要怕嘛,给他解决掉就好了。”胡国祥老师这份淡定与从容,除了来源于他的专业与权威,更重要的,是不惧风雨,不畏困苦,迎难而上的态度和决心。

“我记得2006年,有一次是去山东工作了四年,那个时候和美国合作,跟那边的工程师学习。他们都是西装革履的,我们跟人家一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小工人。”外国工程师走的是很正式的西服风格,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没有一个人怕脏怕累,完全不在乎是否保持着体面,这给胡国祥老师的触动很大。

“我是一个很痴情的人,我家里人都笑我傻。人家都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国人差什么呢?”老顽童风格的胡国祥老师笑了,那笑容里含着几分童真。也许正是这份倔强,这份坚持,这份痴情,才让胡国祥老师在铸造领域里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谈及近五十年来走过的公司和厂子,胡国祥老师自有一套总结的办法。这次和洲际铸造技术大学合作的课程主要讲的是气孔,胡国祥老师主动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经验。

“气孔缺陷大概占40%~50%,砂眼10%,粘砂15%,缩松15%,其余的都是一些小问题。”胡国祥老师表示,现在国内大部分铸造厂,因生产的不同、个体因素等等,铸件产生的缺陷防不胜防。因此,主讲气孔缺陷的发现和解决办法,是胡国祥老师给这次课程提出的核心主题。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中国的铸造技术早于西方好几个世纪呢。”话题有点儿小跳跃,但聊到自己感兴趣的铸造历史话题,胡国祥老师能讲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从新石器时代到唐朝,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铸造技术是最灿烂的时候。”聊到这里,胡国祥老师的脸上却又浮现几分失落的神色,“但是中国近代饱受列强欺辱,我们的铸造技术逐渐衰落,被那些大国赶超很远。”每次胡国祥老师进厂指导,看到废品区堆成山的废件,他内心都很痛惜。公司钱财流失的太冤枉,其实本可以不必如此的。胡国祥老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2009年发表了第一篇技术文章之后,胡国祥老师当时的领导找上了他。“我的领导建议我说,胡工,你已经有那么多经验,为什么不出一本书,总结一下,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厂子呢。”说干就干,胡国祥老师马上动笔写了一本《铸造缺陷辨析》,这本书将于不久后面世。“造福于后代我倒是没那么大能耐,但是如果能让后辈们因为我的书少走一些弯路,也是好的。”胡国祥老师“麻辣”而滚烫的初心,一直未曾改变。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铸造行业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状况,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迅速实现经济、事业目标的互联网或金融行业。对此,胡国祥老师却有不同的见解。

“很多年轻人还以为现在的铸造是几十年前那种又脏又累又枯燥的车间活儿,其实早就不是啦!”感慨国家这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胡国祥老师笑着摇了摇头,“现在铸造这个行业还不好进呢!不仅你要学材料成型学,还要学很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环境已经变得非常好了,你以为还是几千年前的打铁匠吗?”

确实,随着中国新基建的发展,铸造行业未来的发展只会越来越热门。“现在厂子需要的都是高新技术人才,你得能看得懂国外的机器,得会操作,会分析。很多操作已经不需要人工,你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技术,点点按钮,自然有机器来自动操作,就连我也在学。无论多大年纪,都要学会继续深造,去学习,技多不压身嘛。”胡国祥老师表示,做有意义的工作,解决掉祖先的遗憾,敬业、责任、奉献,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职业目标。

 

活到老,学到老

聊到最后,主编希望胡国祥老师能够为自己将近五十年的铸造生涯总结两个关键词。胡国祥老师沉思片刻后,给出了“忧心,责任”这两个词语。忧心的是,我国虽然发展迅速,但技术照比西方强国仍旧差很远,还需要更多的高尖人才投身铸造这个行业里,共同砥砺前行才是;责任,则是勉励自己绝不停下学习创新的决心,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对每一次的指导、作业都要打起120%的精神,认真负责,绝不马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带着责任与忧心这两个关键词,胡国祥老师在铸造行业里已度过了四十七个年头。本次交流中,胡国祥老师不止一次提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语。他始终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想要在某个领域里站稳脚跟,就要学会居安思危,永远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

这样一位国之大匠,仍旧为了热爱的铸造事业奔走于前线。这份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不惧困苦、从不言弃的热血之心,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去领悟。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匠人精神的延续。

“重现当年盛世,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啦!”采访结束,胡老师迈着稳健的步伐,只给我们留下一串爽朗的笑声和一个看似弯曲却仍挺拔向上的背影。恍惚之间,他的身形仿佛和老顽童相叠,萦绕周边的,是永不会褪去的“江湖侠气”和那一团熊熊燃烧的铸造之火。

这也许就是,“国之大匠,侠之大者”所独有的气魄与灵魂吧。